看完《红楼梦》,才恍然大悟袭人被讨厌的真正原因

袭人被诟病的因素有好几个,有性格方面,也有原则方面。

比如贾母评价袭人是“锯了嘴的葫芦”,意思是嘴里不说,心里明白,也就是心机深沉,“咬人的狗不叫”的意思。

贾母不看好袭人,更喜欢爽直的晴雯,就源于袭人心机在内难测,而晴雯率真坦荡易掌控。

当然,贾母如此评价袭人不是贬义,否则袭人也不会被她培养并派去伺候贾宝玉那么多年。只是贾母认为以作妾的标准论,袭人不如晴雯好。但贾母的评价,无疑会拉低袭人的观感,影响对她的印象分。

再比如袭人与贾宝玉第一个偷试云雨情,尽管贾家的规矩,确实是少爷大了,要在房中安排丫头伺候,“偷试”之事是常情。但袭人毕竟是贾母丫头,与贾宝玉发生夫妻之实,对贾母不敬,且也涉嫌“不自爱”。难怪晴雯对其行为不屑一顾,袭人也是无话可说。

又比如袭人在贾宝玉被打后,心惊于金钏儿之死的下场,主动去寻王夫人,一道披肝沥胆的告白,获得王夫人的赏识,进而将她从贾母名下划归自己名下,并给予了准姨娘的待遇,此举也难免遭受“三姓家奴”的诟病。

还比如袭人明显在钗黛之间站队薛宝钗,受薛家拉拢,开展针线外交,你和我打结子,我请你打络子,双方互动积极,以至于她对林黛玉的评价不高,在贾宝玉跟前不断替薛宝钗讲话。就像第三十二回与史湘云的对话等。

以上这些情节描写,很容易导致袭人被诟病和误解,甚至是被讨伐。那么,要怎么去看待袭人的行为呢?作为一个《红楼梦》的解读者,不能像读者一般带有太多自我的感性立场,而是要从袭人的角度去尽量还原她的行为动机,下面说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袭人不多言不多语,却是心中有数,这是最好的奴才性格。她们自我定位清晰,做事认真努力有分寸感和边界感,让人放心且不担心主子的秘密被她泄露给外人。

这一点,从贾母安排袭人先后伺候史湘云和贾宝玉,以及王夫人诱她举报贾环而被她巧妙避开就表现了出来。

其次,袭人是外头买来的丫头,不甘心一辈子为奴作婢,想要为自己挣一个出身,本身就没什么错。她不像鸳鸯等人几代为奴,不像晴雯安于现状,而是与小红一样,早有危机意识,时刻为自己的安危和未来筹谋,也并不是错。

可以说袭人才是《红楼梦》最不安于现状,最清醒的那个人。她牺牲清白献身于贾宝玉,投奔王夫人,获得准姨娘待遇,妨碍和危害了谁么?事实上并没有。

放在现在职场,只能说袭人更努力更成功,却并不为恶。被人讨厌也只是有些人技不如人便羡慕嫉妒恨,是不是如此呢?

最后,袭人贬黛褒钗是事实,这也代表她对钗黛的不同立场,就像你我对钗黛具有不同看法,又怎么能自我批评“善恶”呢?

站在袭人的立场,她已经是王夫人选定的准姨娘,自然要唯王夫人马首是瞻。王夫人喜欢薛宝钗,袭人却公然支持林黛玉?这不是是非问题,而是站队立场问题。除非她脑子有问题。

另外,袭人是贾宝玉的准妾,自然私心要为自己选一个宽宏大量的女主人。只论性格与行事,薛宝钗无疑要比林黛玉更宽厚。第五回薛宝钗一来,书中就交代“人多谓黛玉所不及”。众人早用脚投票了,林黛玉当时不服也没办法。这也不是袭人的错。

作为一个个体,袭人有作任何选择的权力,所以,哪怕她有一些自私不足,曹雪芹依旧称其为“贤袭人”,绝不是贬义。皆因袭人并没有仗势欺人,为非作歹。反而处处表现出她的大度贤德。当然贤惠与虚伪,其实在外人眼中,往往也是一线之隔。

至于诟病晴雯被撵是袭人告密的说法,其实毫无根据,晴雯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已清楚交代告密者是麝月不是袭人。

至于袭人最终事与愿违嫁给蒋玉菡,算是曹雪芹对她微瑕的惩戒。但更是对宝黛钗三人姻缘的影谶。

袭人类薛宝钗,有袭为钗副之说。

袭人以影林黛玉,是唯一与林黛玉同辰的女儿。

蒋玉菡谐音将玉含,就是衔玉而生的贾宝玉。

袭人嫁给蒋玉菡就有三重寓意:

其一,代表金玉良姻的另一种结局;

其二,代表宝黛姻缘的美好实现;

其三,影射林黛玉与贾宝玉姻缘不成,外嫁他人的悲剧。

综上,袭人自私,目的性强,但却努力踏实,为目标不顾一切奋斗。其实我们都是袭人,只是不愿意承认镜子里的自己,才想方设法划清界限罢了。现实中,绝大多数人都在做袭人,否定袭人,不如袭人……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vx公众号:君笺雅侃红楼)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辽宁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