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类人:在微信群里,大家聊得热火朝天,他们却仿佛置身事外,毫无参与感;群里讨论事情时,也鲜见他们发表意见,几乎常年沉默。
这类人,或许是因为碍于情面,不好意思退群;或许性格内向,不擅长言谈;又或许他们早已屏蔽了群消息,对群里的动态并不在意。其实,这类人大致可以归为以下三种类型:
1、只与知己深交,不轻易敞开心扉
在微信群里,无论是亲戚群还是同学群,总有一些人与我们交情不深。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选择不多言,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保持沉默,以减少潜在的麻烦。
朋友也好,亲戚也罢,并非每个人都能真正理解我们。有时候,话说多了反而容易引发误解,甚至被一些心怀不轨的人利用,背后中伤我们。因此,寡言少语更能保护自己,避免不必要的纷争。他们没有强烈的表现欲,对很多事情都看得淡然,不愿与人争执。
2、工作生活忙碌,无暇顾及群聊
有些人,他们从不参加朋友圈的聚会,也不积极参与家里的群聊。这并不是因为他们高傲自大,对人冷漠无情,而是因为他们实在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
这类人,他们在外为了生活奔波劳碌,在家又要照顾伴侣和孩子。他们的生活重心完全放在了家庭和事业上,无暇顾及群里的动态。了解他们的人都知道,他们并非故意不参与群聊,而是真的没有时间。因此,大家都很体谅他们,即使他们不说话,也不会给他们难堪。
3、观念差异较大,觉得多说无益
有些群,是我们很早以前的同学群或亲戚群。虽然顾及面子没有退群,但群里聊天的内容却让我们感到索然无味。不是攀比就是抱怨,让人看了根本不想多说一句。
随着我们不断成长和发展,并不是所有的群都还适合我们。尤其是当我们拥有了新的圈子后,与过往那些群里的观念差异越来越大,话不投机半句多。于是,我们学会了默默做一个看客,不多言、不参与。
人,是会变的;圈子,也是会变的。情,会淡;关系,也会疏远。很多时候,与其多言不如沉默。尤其是面对合不来的圈子、不认同的观点时,我们更没有必要附和。认为对的就继续坚持;认为错的就转身离开。话不投机就不言,做好自己就足够了!
发布于: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