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郑权
近日,42家纯证券业务上市券商2025年半年报披露完毕。42家上市券商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519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归母净利润1040亿元,同比增长65%。
42家券商中, 国泰海通2025年上半年末的净资本(母公司报表口径,下同)最高,为1941.28亿元;净资本最低的是华林证券,金额仅50.98亿元。净资本增加最多的是国泰海通,净资本增加1024.01亿元;增幅最高的是国泰海通(111.64%);净资本减少最多的是国信证券,减少134.08亿元;减幅比例最大的也是国信证券,降幅为15.8%。
券商业务尤其是重资产业务,有着资本规模决定业绩规模的特征和规律。国信证券净资本规模大幅下降,将降低公司业务规模上限,尤其是资本不足可能制约其风险承受能力和资本消耗性业务拓展空间。2025年上半年,中信证券的净资本被国泰海通反超,是否意味着未来中信证券会让出“业绩一哥”的位置?
国信证券净资本减少金额及降幅皆最大
2025年上半年,国信证券实现营收110.75亿元,同比增长51.84%;实现归母净利润53.67亿元,同比增长71%。
如果仅从上半年的业绩数字上看,国信证券表现亮眼。但结合公司净资本等数据看,投资者不可忽视可能存在的暗流。
2025年上半年末,国信证券的净资本为714.65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末的848.73亿元较少134.08亿元,降幅高达15.8%。

数据来源:wind
2025年上半年末,42家上市券商的净资本之和为15475.94 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末增加1683.72 亿元,增幅为10.88%。并且,42家上市券商中,只有8家是下降的,其余34家增长。
无论是净资本减少金额还是降幅,国信证券在42家上市券商中都是最高,且与行业发展趋势不一致,这意味着国信证券的净资本出现了不利变动。
证监会《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明确了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净资本是衡量证券公司资本充足性和流动性的核心指标。净资本是证券公司净资产中流动性较高、可快速变现的部分,是衡量证券公司资本实力的关键指标。
研究认为,净资本是偿还债务的最终保障,其减少会降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可能影响企业新的融资渠道和成本。对于券商而言,净资本直接决定其业务规模上限,净资本不足可能制约其风险承受能力和业务拓展空间,尤其是在资本消耗型业务上。
近期,国信证券完成了对万和证券的收购过户。不过。万和证券2024年年末的净资本只有50亿元左右,收购万和证券并不能弥补国信证券自身净资本大幅下降的缺口。
中信证券净资本被国泰海通反超 谁是未来业绩“一哥”?
2025年上半年,国泰海通的净资本为1941.28 亿元排名第一,且增加1024.01 亿元、增幅111.64%也排名第一。更重要的是,国泰海通的净资本超过中信证券(1585.34 亿元),成为“一哥”。
在资本规模决定业绩规模的券商行业,国泰海通的业绩是否也会超越中信证券成为一哥?
2025年上半年,中信证券以330.39亿元的营收稳居行业第一,领先国泰海通91.67亿元。但国泰海通实现归母净利润157.37 亿元,较中信证券高出20亿元左右。
事实上,国泰海通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看上去超过中信证券,但相当程度上得益于非经常性损益。2025年上半年,国泰海通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2.79亿元,与中信证券的135.71亿元相差近一倍。国泰海通的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得益于吸收合并海通证券产生的负商誉79.64亿元,接近80亿元。
并且,国泰海通今年第二季度的营收120.99亿元,比去年合并前的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营收之和少近11亿元,单单从第二季度的营收看,目前吸收合并并没有实现“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