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人养生三件套:装聋,作哑,扮瞎

女人到中年,柴米油盐的负担,鸡毛蒜皮的琐碎,错综复杂的人情往来,桩桩件件都在消耗心神。

作家毕淑敏曾讲:幸福必须节能减排,心是最大的节能环节。

中年以后,真正的养生,并非向外求索,而是向内养心。

偶尔装装聋,作作哑,扮扮瞎,给心灵减负,才能妥帖安顿身心,活得舒适自如。

01

  • 装聋:不听杂音养心神。

曾有位百岁老人分享长寿秘诀,她说:

人活着,得学着“少心没肺”,话进耳朵不进心里,事情来了就随它去。

可现实中,很多人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事事较真,到头来累的是自己。

民国作家萧红就是如此。

在感情里,丈夫萧军一句无心的“你写的都是些什么”,使得她反复咀嚼,彻夜难眠;

在文坛上,同行一句“格局太小”的批评,便让她陷入自我怀疑,久久不能提笔。

她的敏感让她始终活在他人的眼光里,不仅伤了心神,身体也日渐虚弱。

女人到中年,烦心事最多,外界最嘈杂。

若句句入心,难免方寸大乱,选择性“装聋”才是守护内心秩序的开始。

我有位朋友就深谙此道。

老公工作受挫,回家甩脸色迁怒于她:“你整天在家都忙些什么?”

她听了也不恼,反而笑吟吟地接过话头,顺手递上一杯热茶:“是啊,我也觉得我没忙出什么名堂。你先歇会儿,饭马上就好。”

婆婆暗示她:“某某某家媳妇又生二胎了。”

她只当耳旁风,顺手给婆婆夹菜,话题自然转开。

领导在会上拐弯抹角说她“能力有待提升”,她面不改色,依然专注做事。

这样一个看起来“没心没肺”的人,今年却悄然升职,气色越来越好,家里的氛围也愈发温馨融洽。

《黄帝内经》中讲: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把外界的音量放低,心就静了;少与旁人计较,元气就足了。

“装聋”是让我们把宝贵的精力从外界的纷扰中收回,专注于自我的滋养与成长。

好好吃饭,踏实睡觉,经营让自己舒服的关系。

这,才是中年养生的第一要义。

02

  • 作哑:不争不辩得安宁。

王小波曾说:争吵唯一的好处,是让争吵的双方更坚信自己是对的。

生活中,很多人喜欢讲道理,争高下,结果是伤人又伤己。

畅销书作家王潇就曾坦言,自己过去常陷入“凡事都要辩个明白”的困局。

无论是和丈夫讨论电影好坏,还是规划家庭开支,她都必须用缜密的逻辑说服对方,证明自己是对的。

然而每次争论,带给她的不是胜利的喜悦,而是整夜的辗转难眠,和日渐憔悴的脸。

转折点来自一位中医的话:“你肝气郁结,眉头常皱,是心绪不宁之相。总是争强好胜,伤的是自己的肝血,耗的是自己的心神。”

这句话点醒了她,她开始改变自己争强好胜的性格。

她发现,当自己不再执着于口舌上的胜负,那些让她胸闷气短的郁结竟自行消散了。与此同时,她和丈夫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

人生中的大部分烦恼,源于想要争个对错、辩个明白。

赢了道理,输了感情和心情,才是最大的得不偿失。

真正通透的女人都明白,沉默是更高级的表达,闭嘴更是难得的智慧。

央视主持人李修平以沉稳大气著称,她在家庭生活中也一直秉持“作哑”的处世哲学。

对老人她从不当面反驳,总是耐心倾听;对丈夫她懂得给对方台阶,不纠结谁对谁错。

她曾说:“我和家人约定,谁情绪激动,另一个就保持沉默。等平静下来,会发现原本争执的事根本不值得大动干戈。”

这种平和的心态,让她如今六十多岁,依然比同龄人更显年轻。

《菜根谭》有言:辩一句是非不如观一刻自在,斗一场胜负不如退一步安宁。

“作哑”不是软弱,而是包容;不是理亏,而是珍惜。

放下争辩的执念,收获的是家庭的和睦;放弃输赢的计较,得到的是内心的宁静。

03

  • 扮瞎:不管不顾最轻松。

女人到了中年,似乎有操不完的心。

丈夫工作不顺要管,孩子学业不佳要问,家里琐事不断要忙。

结果往往是,盯得越紧,事情就越糟糕,自己还气出一身结节。

电视剧《熟年》里的张春梅,拥有一个堪称完美的家庭:

儿子考上重点大学,丈夫是名校教授,她自己也是杂志社副主编,有房有车,生活优渥。

但这份完美背后,却藏着不为人知的紧绷与疲惫。

她不仅包办了丈夫的日程,连婆婆看病、孩子学业、亲戚家事,都一一安排得妥妥帖帖。

她以为这是爱,是照顾,是负责。

但在家人眼里,这份无微不至,却成了一张无形的网。

亲人们总有意无意疏远她,丈夫也倍感窒息,两人总是频繁争吵。

多年婚姻,最终因老公一句怒吼“我不想再被张春梅操控了”而走向结束。

张春梅的经历,是多少中年女性困境的缩影。

对家人时时紧盯,对家庭琐事事事操心,最终不仅会让家人窒息,也耗尽了自己的精气神。

人到了一定年纪才会明白,“装瞎”也是一种养生。

这不是冷漠逃避,而是给彼此留出呼吸的空间,也给自己喘息的余地。

演员陈数在荧幕上塑造了无数经典角色,在生活里也保持着从容优雅。

她对家中的琐事从不大包大揽,丈夫的工作她不瞎指点,与继子的相处时她只陪伴不管教。

省下来的心力,她专注于自我的滋养:练习瑜伽,静心阅读,打磨演技。

这份“不瞎操心”的智慧,让她在家庭和事业间找到完美平衡,年近五十反而愈发气定神闲,光彩照人。

中年以后才懂:养生的核心,在于取舍。

把紧盯别人的目光收回来看向自己,把操心杂事的精力拿来养好心神。

把自己养得气血充盈,把日子过得云淡风轻,才是对自己最好的关照。

很认同作家林宛央说过的一句话:最好的养生,是养心。

装聋寻清静,作哑寻安宁,扮瞎得自在。

愿每一位中年女性,都能掌握这养生三件套,在纷扰中保持淡定,在争执中学会包容,在付出中守住自我。

从容自若,优雅到老。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

发布于:安徽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